高壓勻漿機的工作原理基于高壓射流與物理效應的協同作用,通過高壓泵、勻漿閥及碰撞環等核心部件,將物料細化至納米級并實現均勻分散。其核心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:
一、高壓加壓與射流形成
高壓泵的作用
高壓勻漿機通過高壓泵(如正向排代泵)將物料(如細胞懸浮液、乳濁液或懸浮液)加壓至數十兆帕(通常為50-70MPa,工業級可達140MPa)。高壓泵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柱塞的直線運動,推動物料通過狹窄的勻漿閥通道。
射流噴射
物料在高壓下被強制通過勻漿閥的針形通道(環隙),形成高速射流(速度可達450-1500m/s)。這一過程使物料獲得極高的動能,為后續破碎與分散提供基礎。
二、物理效應協同破碎與分散
當高速射流從勻漿閥噴出后,會撞擊到特制的碰撞環上,引發以下三種物理效應:
空穴效應
射流在高壓下突然進入低壓環境,壓力驟降導致液體中溶解的氣體迅速釋放,形成微小氣泡。這些氣泡在潰滅時產生局部高溫高壓(可達數千個大氣壓),形成沖擊波,對物料顆粒進行沖擊破碎。
撞擊效應
高速射流直接撞擊碰撞環,產生強烈的機械沖擊力。這種沖擊力可直接破壞細胞壁、顆粒團聚體或大分子結構,使其解離為更小的單元。
剪切效應
射流在通過勻漿閥間隙及撞擊碰撞環時,流體層間產生高速相對運動,形成巨大的剪切力。剪切力可撕裂細胞膜、破碎顆粒或拉長分子鏈,進一步細化物料。
三、均勻分散與排出
粒徑細化與均勻化
在空穴效應、撞擊效應和剪切效應的協同作用下,物料顆粒被細化至納米級(如100nm以下),且粒徑分布均勻。對于細胞破碎應用,破碎率可超過95%,胞內物質(如酶、蛋白質)得以釋放。
穩定乳化與分散
對于乳濁液或懸浮液,高壓勻漿機可將其加工成穩定的液-液乳化物或液-固分散物。例如,在食品工業中,可將植物蛋白、果汁或乳制品細化至均勻狀態,提升口感與穩定性。
自動排出與循環處理
細化后的物料通過出料閥自動排出,完成單次處理。對于難破碎物料(如酵母細胞或高濃度懸浮液),可通過循環系統多次通過勻漿閥,以提高破碎率或分散效果。
四、關鍵參數控制
壓力調節
通過調整勻漿閥的開口大小或液壓控制系統,可精確控制操作壓力(50-70MPa為常用范圍)。壓力升高可增強破碎效果,但需平衡能耗與設備磨損。
溫度控制
高壓處理可能因摩擦生熱導致溫度升高,對熱敏性物料(如蛋白質或酶)造成損害。因此,設備通常配備冷卻系統(如干冰調節或夾套冷卻),將出口溫度維持在20℃左右。
循環次數優化
對于難破碎物料,需通過多次循環處理提高破碎率。例如,酵母細胞需循環2-4次方可達到90%以上的破碎率。